传统的找物方式,要么依赖记忆,要么借助蓝牙防丢器,但蓝牙设备的定位精度只能大致判断物品在哪个房间,无法精准定位到具体位置,常常出现“明明就在附近,却怎么也找不到”的尴尬。直到UWB标签模组的出现,才真正解决了“精准找物”这一痛点。它能将定位误差控制在厘米级,不仅能告诉你物品在客厅,还能精确到在沙发左侧的第二个靠垫下方。UWB技术正在用厘米级的精准定位,把人们从“找东西”的焦虑中解放出来,重新定义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。
UWB能实现“厘米级”精度,靠的不是“更强的信号”,而是“不同的技术逻辑”。UWB技术的精度根基源于其独特的信号传输方式。与蓝牙、Wi-Fi通过连续电磁波载波传输数据不同,UWB标签模组发射的是纳秒级非正弦窄脉冲信号。飞睿智能UWB标签模组,以UWB(超宽带)技术为核心,厘米级定位重新定义智能生活的精度。
传统无线技术(如蓝牙、Wi-Fi)靠信号强弱判断距离——信号越强,认为距离越近。但这种方式易受遮挡、干扰影响,比如隔着一堵墙,信号就会大幅衰减,定位误差瞬间拉大到数米。而UWB走的是另一条路:用纳秒级的窄脉冲信号传输数据。这种脉冲的时间精度高,相当于“用秒表精准记录信号从A到B的每一瞬间”。通过计算信号在两个设备间的“飞行时间”(ToF)或“到达时间差”(TDoA),就能反推出精确距离,误差自然被压缩到厘米级。UWB的窄脉冲信号还有一个优势:带宽宽(通常超过500MHz)*。这意味着它的信号不会与蓝牙、Wi-Fi等窄带信号“抢频道”,即便在智能家居设备密集、无线信号复杂的室内环境,也能避开干扰,保持稳定的定位精度。
飞睿智能UWB标签模组的体积小巧,重量轻、功耗低,既能嵌入到智能门锁的“钥匙卡片”里,也能集成到设备小车的传感器中,甚至能做成“防丢Tag”应用于在身份证、行李箱上。更关键的是,它支持多种通信协议,能与现有智能系统、控制平台对接,降低了落地门槛。在续航方面,UWB标签模组在不传输数据时,模组会自动进入低功耗休眠模式,仅在需要定位或交互时唤醒,提升续航降低能耗。
定位技术越精准,安全性越重要。比如智能门锁的“无感解锁”,如果被恶意破解,后果不堪设想。UWB标签模组在安全层面做了双重保障,UWB信号的窄脉冲特性让它难以被截获和模拟,不像蓝牙信号容易被“复制”;同时产品支持动态加密算法,每次定位交互都会生成临时加密密钥,即便信号被捕捉,也无法破解真实定位数据。
飞睿智能UWB标签模组凭借高精度厘米级测距定位,正在重构多个领域的体验。搭载UWB标签模组的智能门锁,能精准识别用户的位置和距离:当你带着UWB标签设备或手机走近门锁,UWB会实时计算“标签设备与门锁”的距离,当距离缩短到1米内、且确认你在正前方时,门锁会自动解锁。整个过程无需掏钥匙、无需按按钮,真正实现“无感”。
在工厂车间,AGV小车需要精准跟随工人运送物料;在家庭场景,智能服务小车需要跟着主人移动,随时提供递水、播放音乐等服务——这些场景都对“跟随精度”有高要求。搭载UWB标签模组的小车,能实时获取自身与“目标标签”的位置,即便在车间等复杂环境下,也能保持稳定的跟随距离,不会跟丢,甚至能根据主人的行走速度自动调整自身速度。
对于身份证、充电宝、行李箱这类易丢物品,传统防丢器只能通过蓝牙提醒“大概在附近”,具体在哪还是要靠“翻找”;而UWB防丢Tag,能在手机APP上显示物品的“厘米级位置”——比如“在客厅沙发左侧坐垫下”“在卧室床头柜第二层抽屉里”。还可预设电子围栏,如果物品被带出预设范围(比如行李箱被误拿),手机会立刻收到提醒,同时记录物品最后出现的位置,大大降低丢失风险。
从“大概在附近”到“就在这里,厘米不差”,UWB技术带来的不仅是定位精度的提升,更是智能生活体验的重构。飞睿智能UWB标签模组的出现,让“厘米级定位”从实验室走向日常,解决了无感解锁、防丢寻物、智能跟随等场景应用痛点。未来,当UWB技术进一步融入智能家居、工业、物联网等领域,我们或许会发现:“精准感知空间”会像今天的“联网”一样,成为智能生活的基础能力,让我们离“无感、精准、安全”的智能生活,又近了一步。